行業資訊
前一陣有一個美國媒體調查了最負盛名的富豪聚居地——貝弗利山莊地區的車庫,最多的車不是那些貴的咋舌的豪車,而是有很多與他們名利地位似乎不太相符的“物美價廉”的混合動力車型!公眾人物嘛,形象很重要,混合動力即使是包裝形象、裝那啥的道具也好,至少已經成為那個圈子一種代表環保、社會責任的標 簽了。其實,聽美國朋友講,遙望1997年混合動力普銳斯開賣的時候,沒多少人關注,但是2005年,2006年迪卡普里奧、漢克斯、布拉德皮特都開著這 個車招搖過市,甚至去走奧斯卡的紅毯時,才真正帶動了混合動力車在北美的熱銷。不僅如此,在美國很多州類似于北京的公交專用道的高峰限流道路上,開混合動 力是有特權可以在上面暢行的,在旁邊的汽油車的注目禮中,除了真正的省了油錢,心中那小小的責任感也得到了滿足。這大概也 是混合動力成為北美街車,大行其道的原因吧。
其實與被稱為“過渡技術”的混合動力相比,更環保更炫酷的新能源車也不少,很多電動車都是跑車造型,提速更快,科技感也更強。不過,不要忘了 “易用性”對于消費者選擇的巨大影響,如果辛苦一天還要考慮一晚上是否能充滿電,如果因為擔心電池的里程、充電設施的有無而不敢去稍遠的地方,那么汽車就 失去了本質——“為人們帶來自由移動的工具”。所以,不用外部充電、不需要特殊保養的混合動力就成為了實實在在的“易用”的節能新能源技術。
每次累死累活參加車展,看到各個展臺那些供在高處受無數閃光燈洗禮的概念車,都在惡意揣測這個東西還有沒有下次亮相的機會。新的技術概念、模型 車其實不難,是個有點規模的企業投個幾十、幾百萬就能搬上舞臺,配上激情側漏的遠大理想就能占據眼球經濟的中心。但是,真正好的技術只有真正的普及了、被 最廣泛的消費者接受了才是有意義的。這個意義是分為兩個層面,首先是對于汽車廠家,作為高投入的規模經濟模式必須有了量才能高產出,才能保障資金流的正常 運轉,才能維持研發、生產、人員的良性循環,才能更好得活下去另一個方面,好的技術只有被更多的消費者實際使用,才能將那天花亂墜的“優點”落地,才是真正的與民得利、與社會得發展、與產業得進步,而那些舞臺 上的“明星”,離真正的大規模生產還有很長的距離,既有規模化生產對于成熟量產匹配技術、熟練工人、穩定的零部件供應、生產設備的調試等苛刻的要求,也有 越來越難伺候的消費者的“胃口”的揣摩,這么多環節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的結果。目前來看,那些似乎都足以推動產業革命的燦爛技術和概念都只是曇花一現, 落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結局,根本連進入量產化討論的資格都沒有。
在歐美用的最多的環保車中,豐田是圈里公認的混合動力的老大,據說在第一代普銳斯上市開始一直用了10年才達到累計銷量100萬,如果簡單認為 這個量是豐田研發了十幾年的盈利平衡點,那么在財務報表為主導的經理人文化的歐美企業中,混合動力這個項目足以被用機關槍槍斃好幾分鐘了。回歸汽車這種產 品的本源,因為是對未來的發展有利,那么就是應該做的,那么就做下去,這樣的企業還是有些另類的。
- 上一個:總經理帶隊出走? 眾泰汽車發聲明否認
- 下一個:南海汽車專家建言汽配行業再發展